聯系我們

地  址: 東營市東城淮河路百貨大樓
        西50米都市中心A座

電  話: 0546-8328989
        13365466551
        13854699550

新聞中心

以融合促改革 以創新謀發展!我市油地校融合發展綜述之二

添加時間:2021/2/22 16:37:25  

來源:東營日報

東營市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石油大學因油而建,與油共進。

相似的發展脈絡賦予了油地校三方相同的前進目標和發展動力。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油地校三方連心聯力,圍繞“人才共享共用”目標,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在強化人才融合政策供給、暢通交流渠道、創新合作方式、提供高效便捷服務等方面積極探索,構建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區域人才工作格局,為三方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改革優環境,加快構筑區域人才一體化格局
今年以來,勝利油田通過東營市推薦參評齊魯首席技師3人,推薦參評2020年度東營市首席技師6人,參評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1人,推薦省級以上人才項目儲備庫人選19人……
科教融合碩果的取得,得益于我市目前已覆蓋油田人才和平臺的重點人才政策。近年來,我市制定了《盤活勝利油田石油大學人才資源工作方案》,提出15條突破性措施。印發《油地校深度融合發展激勵政策》,推出26項鼓勵投資創業、促進人才科技資源共享、支持油田勘探開發、促進干部交流等激勵政策。
我市積極開展油地校人才雙向掛職交流工作,油地校12名縣級干部分別到三方單位、機構進行雙向交流掛職。東營區選聘了14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在職博士到地方企業掛職“科技專員”,為油地校三方的交流互通搭起了“連心橋”。
三方還會定期輪流或聯合組織技術比武、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促進油地人才切磋技藝。油地聯合組織了供熱專業和電力專業技術競賽;舉辦了首屆油地校融合創新創業大賽;東營區和油田已舉辦了兩屆“油地融合杯”創新創業大賽;油田組隊參加東營市職業技能大賽,有12名選手獲獎。
“東營學子家鄉行”“東營名校名企直通車”“著名高校畢業生東營行”“海外留學人才石油裝備產業對接洽談會”……油地還聯合舉辦了一系列人才招聘活動,在幫助油田企業廣招人才的同時,促進了油田子女在東營的安家就業。
在區域人才一體化格局形成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個閃光發光的成果:東營高新區與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利豐石油裝備制造公司合作建設高端裝備產業基地,整建制地搬遷落戶勝利油田7個二級院所,吸引科研人員270多人,打造高水平專業化工程技術服務平臺;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與油田技術檢測中心共建山東省高端石化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安全工藝技術研究(評估)中心和油品、化學品檢測中心,開展特種設備檢測專業服務,推進碳纖維和化工新材料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打造油地產業融合的新亮點……
圍繞產業建平臺,推動人才、技術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
高校歷來是人才培養的搖籃,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為突破沒有公辦本科院校的現實瓶頸,2019年,市委、市政府與中國石油大學、勝利油田策劃溝通,計劃依托石油大學東營校區,共建東營科教園區,推動石油大學科教資源在我市有序布局,融合發展。
一年多的時間,經過反復磋商、充分溝通,我市科教資源平臺布局終于取得突破性進展。12月18日,油地校聯席會議上,簽訂了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共建石油大學研究生院、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等7個合作協議,開啟了油地?平藤Y源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勝利學院即將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將進一步補齊高?平藤Y源短板,順應發展需要和群眾期待;
中國石油大學將在我市設立研究生院,并派駐專職管理團隊,配備穩定的教師隊伍,開展全方位人才培養;
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即將落地,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換,打造高端石化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
以及東營科學技術研究院、國家級應急救援培訓中心等的共建……
這樣的探索,在我市推動油地?平倘诤系牡缆飞显缫巡皇莻例。
——依托勝利云網,市與油田共建油地校人才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已累計發布科技成果160項,企業需求8個,上線石油工程類、機械類、檢測類等專家72人。
——圍繞石油技術與裝備產業,我市聯合勝利油田、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行業龍頭企業成立了“東營石油技術與裝備產業研究院”。
——東營高新區聯合中石化勝利工程公司共同打造“鉆井裝備與技術研發創新基地”,集油地技術、人才、資金、項目為一體,被列入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已成為油地共建高端研發產業化基地的典型代表。
對接需求優服務,持續激發人才活力效能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
在東營推動科教融合過程中,這句話體現在每一項政策舉措中,也體現在發展環境的持續優化中。
圍繞人才干事創業全周期配置要素資源,把政策從方方面面落到實處,為48名油田高層次人才發放“東營優才卡”,享受綠色通道服務;油田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納入東營市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實現了油地人才“同城同待遇”;探索建立“人才蓄水池”,統籌20個區直事業編制,為油地校人才創新創業解決后顧之憂。
把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我市著力解決人才最關心的每一件難事——
在油田改制企業配備人才專員36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
實行油田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轉學)“一人一議、特事特議”,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籍轉接;
利用油田閑置資產改建64棟人才公寓,為油田、石油大學“候鳥型”專家、創業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為讓油田人才更好地共享政策紅利,我市還鼓勵油田在職職工到地方創新創業,為油田離崗人員創新創業提供辦公場地、手續辦理、項目融資等全方位扶持。目前,東營市、勝利油田與山東廣域科技公司聯合建設的勝利科技孵化器,已有24家企業和勝利油田創意創新團隊入駐。
站在新起點,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三方已攜起手來,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務實合作,為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筑牢支撐。
 
欧美最爽乱婬视频免费挤奶